麻醉機是通過機械回路將麻醉藥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藥氣體分壓,彌散到血液后,對中樞神經系統直接發生抑制作用,從而產生全身麻醉的效果。麻醉機屬于半開放式麻醉裝置。
麻醉機是通過機械回路將麻醉藥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藥氣體分壓,彌散到血液后,對中樞神經系統直接發生抑制作用,從而產生全身麻醉的效果。麻醉機屬于半開放式麻醉裝置。
(1)麻醉機從結構上看主要由供氣裝置、蒸發器、呼吸回路、二氧化碳吸收裝置、麻醉呼吸機、麻醉廢氣清除系統等組成。
① 供氣系統:手術室一般由中心供氣系統提供氧氣。
② 流量控制系統:流量控制閥、流量計、快速充氧開關、防逆活瓣和新鮮氣體出口。根據需要為麻醉回路提供新鮮氧氣,預防低氧混合氣體的形成和輸出。
③ 麻醉蒸發器:麻醉藥物經過揮發罐生成麻醉蒸氣,并控制所需要的麻醉蒸氣濃度,隨混合氣體一起輸送給患者。
④ 麻醉通氣系統:直接管理患者呼吸的氣體和人工通氣的管道。包括新鮮氣流、減壓閥(APL閥)、吸入、呼出單向閥、螺紋管、儲氣囊、CO2吸收劑和麻醉呼吸機。
⑤ APL閥:是現在呼吸管路壓力的閥門。手控下,呼吸管路壓力高于APL設定的值,氣體就從閥門跑出來以降低壓力。
⑥ 麻醉呼吸機:間歇正壓的通氣周期包含吸氣啟動、肺充氣、吸氣向呼氣轉化和排除肺泡氣體等過程。
⑦ 廢氣清除系統(AGSS):字面的理解,就是處理廢氣的,防止手術室的污染。
(2)麻醉機從工作原理上看由氣體供給和控制回路系統、呼吸和通氣回路系統、清除系統,以及一組系統功能和呼吸回路監護儀組成。
(1)空氣麻醉機
該裝置輕便適用,可直接利用空氣和氧氣作為載氣,能進行輔助呼吸和控制呼吸,滿足各種手術要求。
(2)直流式麻醉機
直流式麻醉機由高壓氧氣、減壓器、流量計、麻醉藥液蒸發器組成。
(3)循環緊閉式麻醉機
該裝置以低流量的麻醉混合氣體,經逸氣活瓣(門)單向流動供給病人。呼出的氣體經呼氣活瓣進入CO2吸收器重復使用。
(1)確認備用的簡易呼吸器功能良好(在麻醉機嚴重故障時使用)。
(2)確認中心供氧系統終端與麻醉機的加強軟管連接無誤,并且有一定的輸出氣壓。
(3)打開麻醉機用電開關設備、總開關,確認正常狀態。
(4)流量控制系統檢查,調整氣體氣流達最大指示流量,浮子運動正常,然后關閉。
(5)檢查蒸發器的填充水平。
(6)檢查麻醉機的低壓系統。
(7)檢查麻醉回路,回路部件連接無誤,呼吸活瓣及螺紋管內無積水和破損,CO2吸收劑裝滿且新鮮,如有特殊需要,可安裝濕化器等。
(8)麻醉回路正壓泄露檢查,關閉氣體流量,關閉麻醉回路排氣閥,通氣選擇開關為手工模式,堵住呼吸螺紋管Y形接頭患者端,快速充氧使回路內壓達到30cmH2O,確認回路內壓保持穩定不少于10秒,打開排氣閥,確認壓力隨之降到0。
(9)麻醉廢氣清除系統檢查,確保連接正確,無梗阻現象。
(10)麻醉機的模擬通氣實驗,麻醉回路患者端,連接模擬肺,設置通氣參數,打開通氣機,確認吸氣期模擬肺潮氣量與通氣設定相符,呼氣期風箱可充滿,呼吸活瓣正常關閉或開啟。
(1)在連接麻醉機與患者時,必須調節好參數,避免潮氣量或壓力過大損傷患者肺臟。
(2)麻醉機運行期間,麻醉醫師不得隨意離開麻醉機,應隨時監控麻醉機的運行狀態,包括呼吸波形、呼氣末二氧化碳波形、風箱的運動、堿石灰的顏色等。
(3)麻醉機運行期間,麻醉醫師要高度警惕麻醉機的各種警報聲;遇有警報時,應首先確定患者是否存在危險,然后再排查報警原因。有時,某些元器件損壞或老化(比如氧電池老化)會引起低級別報警,但麻醉機仍然可以運行。遇有這種情況時,也應予以及時修復,以免混淆真正有致命危險的報警。
(4)麻醉醫師遇到自己從未使用過的麻醉機,應先熟悉麻醉機或在他人的指導下使用,不可貿然自行使用。
(5)麻醉結束時,應及時關閉蒸發器、氣體。若有接臺手術,使麻醉機處于待機狀態。螺紋管、面罩、氣體采樣管均應收納好,放在合適的位置,不要堆放,避免被他人無意踩踏、拉扯,損壞螺紋管、面罩、采樣管,甚至是麻醉機。若無接臺手術,應該關閉麻醉機電源、氣源,將螺紋管等配件取下丟棄或消毒。
(6)麻醉機使用完畢,應及時清潔,收納。清潔時應斷電,避免觸電。麻醉機長時間不使用,也應斷電。
一般在各大醫院的普外科、整形外科、口腔科、麻醉手術室使用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