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呼吸機分為有創呼吸機或者有創無創一體呼吸機,無創呼吸機屬于睡眠呼吸機。
有創呼吸機是呼吸機的一種,又稱多功能呼吸機,作用是支持人體或其他動物體呼吸。當生物體自主呼吸不能滿足正常生理需要時,用來支持人體或其他動物體呼吸。適用于各類醫療機構;用于心肺腦復蘇的呼吸支持;各種原因導致的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或氧合功能障礙;術中、術后呼吸支持;其他需要呼吸機治療者。
有創呼吸機的臨床應用分為三大類。
(1)以呼吸系統疾病為主,包括肺部感染,肺不脹、哮喘、肺水腫等影響肺內氣體交換功能。此時呼吸機的治療主要改善肺內氣體交換,提高血液中氧濃度和排除二氧化碳。
(2)第二類以外科手術為主,有利于病人麻醉恢復,維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減少呼吸肌運動,降低氧耗量。
(3)第三類是以睡眠呼吸暫停為使用,通過一定的壓力解決上氣道的堵塞情況。
(1)無創有創正壓機械通氣的區別與聯系:
無創正壓通氣(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是指不需建立人工氣道進行的正壓機械通氣方式,臨床多應用口鼻面罩或鼻罩進行正壓通氣,另外也有采用全面罩、鼻塞等方式進行NPPV治療。
有創正壓通氣(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MV)是指通過建立人工氣道(經鼻或經口氣管插管、氣管切開)進行的正壓機械通氣方式。無創通氣與有創通氣比較,具有設置簡便、患者易于接受、不容易繼發肺損傷和肺部感染等特點,但是也有人機同步性較差、潮氣量不穩定、不利于氣道分泌物引流等缺點。
(2)歸納二者的區別總結如下:
無創呼吸機 | 有創呼吸機 | |
呼吸機區別 | 體積較小,面板簡單 高流量低壓力、漏氣補償較好 監測報警設置簡單 | 體積較大,面板復雜 低流量高壓力、漏氣補償較差 監測報警設置完善 |
呼吸機連接方式 | 經口鼻面罩、鼻罩、全面罩等方式連接 | 經口、鼻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方式連接 |
適用病人 | 輕中度呼吸衰竭患者 | 重度呼吸衰竭患者 |
應用范圍 | 重癥監護病房、普通病房、家庭 | 重癥監護病房 |
優點 | 保留患者正常生理功能(說話、咳痰、進食等) 痛苦小、易耐受 避免有創機械通氣的并發癥 避免或減少鎮靜劑的應用 醫療費用相對較低 | 管路密閉性能好 人機配合較好 有空氧混合氣、可以準確設置吸入氧濃度 氣道管理容易保證 通氣參數和報警設置完善,能夠保證精確通氣,并及時發現問題 |
缺點 | 氣道密閉性差,容易漏氣 監測報警設置簡單 多沒有空氧混合氣,無法精確設置吸入氧濃度 不利于氣道分泌物引流 氣體加溫加濕不充分 死腔較大 容易導致腹脹 | 容易導致面部損傷 管路連接復雜,體積笨重 無法保留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 病人耐受性差,需經常應用鎮靜或肌松藥物 機械通氣相關并發癥常見(口鼻粘膜和聲帶的損傷、呼吸機相關肺炎、呼吸機相關肺損傷等) 部分患者容易導致呼吸機依賴 醫療費用昂貴 |
1、操作流程
開機自檢→連接模擬肺→初步設定通氣參數→連接人工氣道→通氣→觀察療效→1小時后做動脈血氣分析檢查→再次調節呼吸機參數。
2、操作常規
(1)連接電源、空氣源、氧氣源;
(2)連接消毒好的呼吸機管路;
(3)向濕化器罐內加注無菌蒸餾水至標志線,調節濕化器溫度,預設吸氣氣流溫度35~38℃;
(4)開機,并進行使用前自檢;
(5)自檢結束后,尊醫囑設定各項參數;
(6)連接呼吸機與人工氣道,按下開啟鍵開啟呼吸機;
(7)停止使用呼吸機時,將呼吸機與人工氣道斷開,關閉呼吸機和濕化罐電源,脫開氣源,機器表面擦拭,管道消毒后放置備用。
1、急性呼吸衰竭
(1)以呼吸肌疲勞為主要誘因的呼吸衰竭,如輕-中度COPD高碳酸血癥;
(2)心源性肺水腫;
(3)有創通氣拔管后的序貫治療;
(4)多種肺疾病的終末期患者;
(5)嚴重的肺感染和ARDS早期應用;
(6)重癥支氣管哮喘,術后呼吸衰竭,創傷后呼吸衰竭,肺不張,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
2、慢性呼吸衰竭
(1)主要是存在二氧化碳升高的慢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患者;
(2)限制性胸腔疾病;
(3)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4)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各種類型的急性或慢性心功能不全;
(5)夜間低通氣;
(6)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